1)第80章 山海关_磷火常同日色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由精品提供的—《》第80章山海关

  从直隶西南边界的黄榆关到直隶东北边界山海关,路程长达一千四百里,王瑾他们走了大约一个月的时间。越往北走,越能见到己巳之变的遗迹。焦黑的房屋与树木、路旁无人收拾的白骨……闯营士兵开始渐渐意识到,杀良冒功的曹文诏并不是最可怕的敌人。

  一般的反王绝不会到直隶北部来,这里的官军实在太多,只要他们出手攻击村寨,很快就会被剿灭。然而王瑾手上有曹文诏的全套兵符印信、服装旗号,平时以流民形象示人,需要粮食的时候,照样打着官军的名义去骗乡下土财主,因而竟然畅通无阻。

  己巳之变过去不久,这一带的官军大多是新调来的,防区之间漏洞百出。此时明军的怠惰已成积习,在没有大规模农民军活动的地方,根本没人关注流民的动向。

  到了卢龙府境内时,已是九月,王瑾部有了两千来人。除了有流民入伙之外,还收容了很多流散的官军逃兵。王瑾又下令换上官军服色,向开平中屯卫的守军“亮明身份”,称自己是祖大寿的部下,后来调到曹文诏麾下效力,统带关内调集的援兵增援大凌河。这支队伍的装备有很多曹镇的特色,想和曹文诏完全撇清关系是不行的。曹部残暴只是对老百姓残暴,到了关宁军中,曹文诏也就没什么坏名声了。

  虽然守军都没听说过这事,但是王瑾在辽东从军八年,两年前才调到蓟镇,他说的是辽东口音,又对关宁、蓟镇的军官们了如指掌,提起各种军中琐事也毫无破绽。再加上跟着他出头露面的都是曹文诏部下的降兵,衣甲、旗号也都对,开平中屯卫的守军谁也没看出假来。

  大凌河战事紧急,各地都在调兵前往辽东,开平中屯卫已经接待过很多援兵。这是个吃力不讨好的工作,军爷们要是吃不好睡不香,大耳刮子就能直接抽到朝廷命官的脸上。该管的中下级官吏忙乱之中只盼着这一拨祖宗好说话,对王瑾他们并未起疑,当下安排食宿。

  己巳之变时山西兵因为抵达驻地的当天不开饭而哗变,总算让朝廷吸取了一点教训,改变了制度,所以王瑾他们今天有晚饭吃。有了开平中屯卫的交割文书,接下来这一路更是畅通无阻,直抵山海关。

  一直到了山海关,这才终于有人能看穿他们了。

  山海关是国家重地,盘查比他处更为严格,王瑾这伙人虽然外观上怎么都看不出破绽,但是他们的文件却有很大的问题,守军还是比较负责的,把他们拦下盘问,而且调集兵马提防。王瑾倒觉得心情稍微好了些,如果大明的官军都是废物,能让他们这区区两千流寇在天子脚下到处招摇撞骗,清军入关恐怕就在眼前了。

  虽然知道身份马

  请收藏:https://m.hd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