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一章 重回血液科_我真的不想当医生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部分私人的药理实验室,都是以研发半成品药物为主。

  他们没有能力将药物研发到底,只能做一些基础的活性物筛查,然后将半成品的药瓶卖给医药公司。

  这种是实验室赚钱最快的方法之一,转卖半成品药品专利。

  但是只要是一个科研人员,他们心里肯定是希望真正能做出属于自己的东西,而不是仅仅转卖专利获取利润。

  “朱先生,我们实验室主要是药理为主,未来主要集中于研发肿瘤以及心血管药物方面,但是不排除向其他专业发展。”

  景萧然简单说了几句,将实验室未来的发展方向告知了朱献清。

  其实他已经从哈默那里得知了朱献清的不少信息。

  对比于前世,他对朱献清名字很陌生,所以朱献清以后肯定不会是医药领域的“大牛”。

  不过按照朱献清目前的简历来看,他是完全不逊于现在的李秋雨。

  朱献清常年在美国发展,甚至还参与国际上几次重大的药物研发。目前来看,他在医药圈的地位是要高过李秋雨的。

  景萧然内心是很希望朱献清能够回国,并且在自己的实验室工作。

  有这样一个助力,那实验的事情肯定是事半功倍。

  “嗯,心血管系统的药物,我知道你曾经研发了新型口服抗凝药物,但是关于抗肿瘤的药物……”朱献清语气一顿,“我听哈默说,你似乎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很了解?”

  景萧然笑道:“曾经仔细研读了欧美有关免疫检查点检查点抑制剂的文献,其实最早免疫机制的提出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不过当时并没有发现这种免疫靶点,近几年我查阅了相关文献,发现很多肿瘤免疫疗法都会提高免疫检查点这个方面。”

  景萧然的一番话,让朱献清彻底清楚,这个大三学生是真的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有所了解,绝对不是粗浅的认知。

  “景萧然,其实我之前早就有过回国的念头。”朱献清继续说道,“只不过华夏国内的环境实在不允许。”

  其实朱献清说得很隐晦,对于他们这种尖端科研人员回国。

  除了待遇的差别,更重要的是国内无法提供一个良好的科研环境,自己所学的才能无法在国内施展。

  就比如,一个水平很高的游戏设计师,突然要从一线城市回到一个小县城,那在这个小县城里,他是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

  景萧然很明白这一天,所以特别佩服那些愿意回国的高端人才,他们很多时候都冒着极大的风险,回国从新开拓出一片崭新的市场。

  “朱献清先生,如果您能来我们实验室,无论是待遇,或者是工作环境,我肯定会提供一份让您满意的合同。”景萧然道。

  “我当然知道你的诚意,否则也不会让哈默先生来当说客。”朱献清说道,“我和辉瑞公司的合同在今年截止

  请收藏:https://m.hd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