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45章 强拆_刘枫陈洁萧媚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亩的耕地,仅仅是减免的税费,一户就有一千多,有的甚至达到两千多元,

  这两千多元对于城里人來说,不过是一个月薪水,对于农民來说,是全家一年的学生费用和生活开销,这种政策红利效应在洪江市完全不一样,这边每人不过几分地,一户充其量也就是节省一二百块罢了,

  这笔钱无论如何也影响不大,怎么样让当地农民享受到政策红利,或者让农民通过其他方式致富,这是摆在刘枫面前的问題,几天功夫,刘枫下乡走访,零距离接触了几户农民,实地调研这里农民的生存状况,

  如今贵为省委副书记,再想三两人就下乡调研殊不可能,省委主抓农业的副秘书长要跟着,主管副省长也要陪同,还有市里相关领导,区县领导,如此大队人马刘枫相当不习惯,

  只是别人也是工作需要,这个不是以他的意志为转移的,再三精简,也跟上七八个人,这还不算安保人员,已经是极限,农业厅里面只有一个副厅长陪同,其他人很有怨言,

  对于主管官员來说,不能陪同领导下去调研,有时候意味着被打入冷宫,南坑村距离县城25公里,属于典型的丘陵地貌,四面环山,山上枫树、松树郁郁葱葱,当地有着“五山一水三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说法,

  30多间砖木结构房屋依山而建,房前屋后杂草丛生,院落里水龙头被厚厚的锈斑包裹,站在村中心,能听到潺潺溪流声和大山深处的鸟叫声,据村主任介绍,村里每人平均不到两分水田,单靠务农难以维持生计,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村里年轻人开始外出打工,后來,为了让小孩到县城读书,村民陆续搬离村庄,南坑村的变迁是城镇化的一个缩影,改革开放以來,大量农村年轻人选择进城务工,

  在城市打拼几年后,便拖家带口在城市定居,留守的大多是年迈老人,距离南坑村两公里外的齐家村小组,鼎盛时有100多名村民,如今只剩下7位老人,旱地基本抛荒,水田也仅够糊口,

  目前的城镇化率为47%,而且每年还以个百分点递增,即每年有七、八十万农村人口进城,有学者认为,出现一户或几户人的村庄,既有经济因素,也有文化因素,有的老人因为对故土的眷恋、对乡土文明的坚守,即便在城镇有房子,也不愿意离开家乡,

  走过几个人丁冷落的乡村,刘枫勉励地方干部:“城镇化是社会的进步,一定要记住一点,城镇化不是为了那几个百分点,给自己增添一点政绩,国家大力推动城镇化,是要让更多的贫困人口享受到改革的红利,而不是为了城镇化而城镇化,

  说到底,执政为民不应该是一句空话,更不应该是一句口号,为官者做事之初,首先不是想到自己的

  请收藏:https://m.hd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