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四六零章 社会大分工_三国第一强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认识的加深,王羽认为,此事当慎重考虑。

  公孙瓒不擅长,也没心思搞治政那套东西;张燕有这个心,却没这种实力;对这二位,王羽打算循徐和的故例,不严加防备,而是在政事上与其公平竞争,用几年的潜移默化,将其纳入青州系统。

  但刘虞就那么这么好对付了。

  此人极擅蛊惑人心,单从政略权谋上看,他简直就是个加强版的刘备。八万降卒尽数释放后,若是被刘虞蛊惑过去几万,那自己可就成了大傻瓜了。

  这不是什么不可能发生的事,刘虞从冀州笼络过去的焦触等人,来就是冀州最有资历的一批武将。别看他们武艺、兵法很一般,但他们在冀州军中、民间的名声还是很响亮的,就和淳于琼是一个道理的。

  所以,王羽不打算放人了,至少在青州新政的成果全面体现出来之前,人不能放。

  不放人容易,养起来却麻烦,王羽琢磨着要给他们找点事作。田丰的新城计划倒是提供了一个思路,王羽打算把降卒组织起来,先当成建筑大队用。

  建新城的过程中,商家、百姓都不须自己自己出力,直接付钱就行,建筑大队统一生产原材料,组织生产,按劳取酬。

  头两年实行军事管制;而后视情况,改成进退自由。退出者可以选择从军,或退役,亦或返乡后,作为维持地方治安的次级军事单位,战时也可以组织起来当辅兵。

  王羽很恶俗的给这支已经存在,尚未形成编制的部队起了个名字,叫城管大队。田丰不知道这里面还有其他说法,倒是对王羽的提议很是赞同。

  初平二年的屯田,挖渠、修路、筑堤这些基础建设的工作,都是农闲时,组织百姓做的。有了第一年的经验,今年的开垦耕种热情只会更高,再组织百姓做这些基础建设,多少会引起些不满和抱怨。

  可这些工作不做也不行,王羽的提议倒是两全其美。

  田丰赞不绝口道:“主公,这就是您常说的专业化了吧?种田的只管专心种田;做工的只管在工坊里做工;用他们缴纳的税赋养一支城管大队,就用不着税赋和徭役同时存在了,这才是仁政之啊。”

  这法子不难想,真正让田丰敬佩的是王羽这项提议中,展现出来的魄力。

  八万青壮,还是上过战场的,主公说舍就舍了,天下还有哪家诸侯会这么做?养不起?在普通的诸侯看来,这压根就不是什么麻烦,直接发动战争就好了,劫掠邻居,钱粮总会有的。

  田丰的称赞真心实意,但王羽却在肚里偷笑:城管大队是仁政?这话要是拿到后世去,在大街上大声说出来,准会被群殴至死的。

  “元皓,这个队长的人选,你有没有合适的推荐?”

  “这个……”一提这茬,田丰的眉头就皱上了。

  青州现在缺人,冀州投降的幕僚很多,但这些人不是精擅勾心斗角,阴谋诡计;就是妙笔生花,舌粲莲花,章做得花团锦簇,长篇大论起来,能让聋子动容,可就是没几个擅长实务的,更别提擅长营造建设的了。

  袁绍的用人就是这个套路,田丰早就知道,倒也没什么可惊讶的,但这个人选,却实在很难找。

  正为难间,帐外有亲卫禀报道:“启禀主公,关掌柜求见。”

  请收藏:https://m.hd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