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五四四章 人人如龙_三国第一强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反正原还在,再抄一就是了……”

  他神秘兮兮的眨眨眼:“誊抄当然很麻烦,但很快就没这个问题了,在夫人的反复敦促下,主公发明的那项技术很快就能投入使用了。到时候,书,将会大规模的普及,连县学中,都会建立藏书阁。想要给所有学员人手发几,应该也不是什么难事。”

  “……”诸葛亮二人震惊无语。

  他们知道青州新政的教育体制,乡村有教习,郡县有学堂,都府有中心书院。如果真能把这个体系建设起来,就算是传说中三皇五帝之治,也没办法在教化方面与青州比肩。这简直就是人人如龙呐!

  这么大的体系,涉及的人何止千万?

  单以青州目前的辖地而言,人口已经超过了百万户!就算每十户有一个学子,这也是十万之众!有泰山书院在,给这么多人配上教习还有那么几分可能,可给每个学子都配上几书作为教材……

  天!那得多少书啊?什么技术能轻易的搞出这么多书?神仙的仙术吗?

  直到离开图书馆好远,都快离开院,走到武院时,诸葛亮才从震惊中回过神来,向贾诩追问起那项神奇的技术来。

  这一次,一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贾诩却卖起了关子,只说到时候就知道了,对实质性的内容却一点口风都不透,搞得诸葛亮心中痒痒的,恨不得把这个胖子绑起来,大刑伺候的拷问一番。

  区分书院两大部分的名义是武,但这个武,和通常意义上的并不相同。用贾诩的话来解释,就是院偏重理论学术,武院偏重实践应用。

  用后世的说法,当然就是理分科了。

  一到武院,先映入眼帘的却是一块块方方正正的农田。按照贾诩的解释,这是给农业学员专门育苗培植用的。

  古有神农尝百草,于是有了人类的农业,在这之后,如何开发新作物、让作物的产量更高,也算是一门学问,但掌握的,通常只有民间的老农。现在泰山书院专门将其列为一个新的专业,招募了许多年纪在六旬以上,在田间耕作了一辈子的老农作为客座教授。

  农田之后是作坊。

  作坊所在的位置来就在城池边缘地带,现在那里的城墙已经拆除,标志性的几架风车、水车高高耸立在大河之畔,在河边还有几座规模不大的码头和船坞。

  这景象和书院全然就不沾边,但却实实在在的存在着。

  紧靠在作坊背面,是一块很大的校场,经过贾诩的解说,二少年知道,那是军事学院演武所用。

  “军事学院也有详细划分,就目前而言,主要有两个方向,即:实战和参谋……实战就是专门学习行军练兵、安营扎寨这些基功,重在实践,如今镇守魏郡的则将军,就是此道高手,也深得主公器重……参谋就是专门学习计谋策略,战略战术的。”

  似乎说了太多话,有些口干舌燥了,尽管看出二位少年对军事学院更有兴趣,但贾诩并未做太多说明,而是话锋一转,指着河岸边说道:“主公正在此间,你们有什么疑问,正可向他当面请教。”

  请收藏:https://m.hd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