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七章 拔剑即生死_三国第一强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恐伤天下士人之心,盟主爱才之名啊!”

  “公节此言大谬!”类似的劝言,袁绍这些天不知听过多少,哪里会放在心上?他严词反驳道:“正因为是名士,所以要格外认清是非善恶才对。若是在涉及国体的大是大非上,为天下表率的士人都含糊其事,天下人会怎么想?”

  他抬起双手,高举过顶,一脸肃穆的说道:“国家大事与私人名声情谊,孰轻孰重?我袁失为国为民,已经搭上了数百口人的性命,哪里还会在乎些许身外薄名?”

  袁绍能以庶子的身份,在名望上压过袁术这个嫡子,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他的仪容风度。这个时代,以貌取人的风气很重,祢衡之所以一直不受人待见,性格和他那张臭嘴固是重要因素,但长得丑这个缺陷,也是不可忽略的。

  袁绍的口才也不错,配合以庄重的神情,这一番大义凛然的发言,直接将王匡驳得哑口无言。

  张邈等有心打圆场的,同样打了退堂鼓。

  袁绍已经把话说到了这个份儿上,再劝的话,很容易把公事变成私仇。王匡有亲戚在,不得不出头,但其他人和那几位都只是有交情而已,犯不上强出头。

  如果杀了那几个名士,就能维持住联盟的团结,那么,这点代价也是值得的。

  打圆场的退缩了,王匡势单力孤,又显得理屈词穷,袁绍的气势大涨。

  用不着他示意,张杨等人已经开始推波助澜了。

  “《左传》有云: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公节,你一生忠君为国,向来一往无前,怎么涉及到私情,就做此妇人之态?”

  孔伷跟袁绍交情普通,不过,说风凉话什么的,他一向乐而为之。王匡生了个好儿子,他早就嫉妒得两眼发红了,有落井下石的机会,他岂能轻易放过?

  “不如这样,公节本就是天下忠臣义士的表率,不如就由公节亲自行刑,大义灭亲,以全气节,为天下人留下一段佳话如何?”

  “此议甚善。胡季友此番出使,携二子而来,公节为国事而斩其父,为亲情而生其子,正是忠义两全之法。”

  “大义面前,容不得含糊迟疑,王使君,你可要想清楚啊!”

  袁绍党羽众多,在加上孔伷等推波助澜的,声势高涨,一下就把王匡给逼到了死角上。

  老王匡浑身颤抖,神情凄惶,他的信念开始动摇了。

  杀不杀妹夫,应该只是件小事,怎么可能牵扯到忠诚问题?

  自己父子一直以来的努力和奋战,却无人提及,那几场大胜又算是什么?与忠诚无关?

  如果是这样,那组成这个联盟又是为了什么呢?自己一直以来坚信的东西又算是什么?

  还有,自己和在场诸人的交情,又如何呢?

  王匡老泪纵横,万念俱灰,“本初,念在你我相交一场的情分上……”

  “大义面前,岂容私

  请收藏:https://m.hd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