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五八一章 弃守之议_三国第一强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和庞统。就成了临时的参军,命令发布,情报整理,后勤组织,都落在了两个少年的身上。

  也就是这二位天赋异禀,换成普通人,就算能把事情整理清楚,也受不住这个累,想做到诸葛亮二人这样有条不紊就更不可能了。

  “按照目前的态势,若明公坚持在东海决战,决战之时,最多只能有四千骠骑军参战。若战事演变成胶着状态,泰山、羽林二军陆续还会有五千至八千军队赶到。相应的,敌军可能也会有援军加入……”

  “最危险的是袁术。不过袁术色厉内荏,目光短浅,除非有上佳机会出现,否则他应该不会主动趟这滩浑水。不过,即便他不主动出手,也会在背后玩花招,若非他从下邳退兵,曹豹也未必敢倾巢而出。”

  “你觉得,袁术还有耍什么花招?”王羽顺着诸葛亮的话头问道。

  虽然对贾诩、田丰的评价也都很高,但王羽觉得,要找参谋长,还是诸葛亮最合适。

  贾诩说话喜欢说一半,留一半,要是听者稍微迟钝点,可能连他说什么都未必搞得清楚;而田丰说话比较直截了当,很少会有长篇大论的分析,通常是说几句就下结论了。这也是当初他在袁绍身边不受待见的原因,领导还没发话呢,他就一锤定音了,袁绍能高兴才怪呢。

  而诸葛亮的风格是,做出结论之前,他会仔仔细细的把所有可能性都列出来,逐个分析清楚。用他做参谋,很省脑子,即便主君是个笨蛋,听他从头到尾的分析过一遍,对复杂的局势也会有个很清晰的概念。

  “我觉得,他会放开彭城的通路,放刘备过境!”诸葛亮断言道。

  “哦?”听诸葛亮以敌对的立场提到刘备,王羽有一种很荒谬的感觉,和后世听到周星驰和吴孟达反目时的感觉差不多。其实在这一点上,他和诸葛亮算是不谋而合,但他还是很有兴致的想听听对方会从什么角度,做出何种评价。

  “刘备出身寒微,但其人志向恢宏。从河北辗转流落至豫州后,看起来他很快就打开的局面,但寻根究底,不过是借了河北大战的势头,整合了袁绍在豫州的残部而已。如今袁绍的残余势力已经被瓜分干净,刘备看似声势不小,但实际据有的土地尚不足一郡。”

  刚到高唐那时,诸葛亮评论起天下大势,可没现在这么游刃有余。到了青州之后,他最大的收获就是开阔了视野,对天下格局有了极为深刻的认识。

  “天下大乱这几年,论对天下的影响,当属冀州、司隶,但若历数受破坏最严重的,则非青、豫州二州莫属。豫州残破,且无险可守,刘备横行汝南、谯郡之间,看似威风,可实际上,政令只在谯县周围百里内才有效应,更远的地方,要么有贼寇盘踞,要么被其他诸侯威胁。”

  诸葛亮

  请收藏:https://m.hd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