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七九四章 泰山崩,色不变_三国第一强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战场上可是一点折扣不打的万马奔腾,万箭齐发,场面恢宏之极。

  看到成百上前的胡骑被箭阵覆盖,被投枪成片杀伤,被强弩割麦子般砍倒,最后在盾墙和矛戈之林前灰飞烟灭,学子们激动不已,热血沸腾,自忖一生都忘不了这一幕。

  按说经历了那样的大场面,见识过羽林军的强悍军阵之后,无论再遇到什么情况,都不应该太过震惊了才对。

  然而,这一次他们看到的是另一种强大,从容不迫般的强,轻描淡写间,强虏灰飞烟灭的强,无比专注,不为外物所动而来的强!

  在海军尚未成型,也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对手,参谋部还只存在于王羽的构想之中的现在,步骑战法,是军院中最主要的科目。而每次谈到步骑战法,一些经典的战例总是会被反复提及。

  马蹄梁之战算是特例,受地形所限,胡骑只能硬着头皮正面冲击汉军阵列,在羽林军压倒性的装备优势面前,他们只有沉沙折戟的份儿。真正被学子们奉为步克骑最经典战役的,还是界桥之战中,先登死士的奋迅。

  那一战固然有公孙瓒轻敌,沮授奇谋的因素在,但平心而论,就算没有这些因素的影响,白马义从也冲不下先登营。哪怕双方不是阵列而战,而是遭遇于道左,结果也不会有太大不同。

  骑兵的强,一方面是来去如风的机动力,另一方面就是强大的冲击力。

  这些是客观因素,还有就是主观上的因素,看到骑兵如浪潮般冲过来的时候,哪怕是最有勇气的人,也会心神震颤,汗出如浆。虽然不至于每支军队都一触而溃,但骑兵冲阵对敌人的士气肯定会有很强的压制作用。

  对保持在临战状态,训练有素的军队来说,这种压制作用不会太大。但对仓促应战的军队来说,却是相当致命的。

  比如当年的河北大战中,赵云增援太史慈那一仗,张扬、吕旷兄弟的两支兵马之所以连一个照面都没挡住,不是他们的军队太孬,主因还是在于转身迎敌之前,他们自己先乱了阵脚。

  军队是个整体,一个人乱,就会带动一片,混乱的扩散性又很强,局部的混乱会很快扩大至全军。

  学子们从包括界桥之战、居庸之战在内的历次大战中总结出了一个结论,步兵对战骑兵时,可以没有阵型,但不能没有秩序。只要所有人都怀着死战之心,奋勇向前,步骑的差距就不是完全无法弥补。先登死士和黄巾力士,无疑都在验证着这个道理。

  但今天,他们看到了步兵的另一种形态。

  羽林军的步卒没有先登死士高呼死不旋踵,视死如归的雄壮,更没有黄巾力士那种逆天般的无视伤痛,悍不畏死。他们始终保持着沉默,仿佛一群没有生命的牵线木偶一般,只是随着号令而动。

  乌桓人对兵法并不在

  请收藏:https://m.hd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