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2章 《黑洞频率》改名《信号》_华娱科幻之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一个流派,在其影响下诞生了很多经典的影视剧。

  比如港剧《隔世追凶》

  英国电影《超时空来电》

  韩剧《信号》

  西班牙电影《海市蜃楼》

  等等。

  你如果看了《黑洞频率》再看以上这些影视剧,一定会产生很强烈的既视感。

  区别是,《黑洞频率》是无线电台,《隔世追凶》与《超时空来电》是电话,《信号》是无线电对讲机,《海市蜃楼》是电视。

  在陈景行尝试把《黑洞频率》的故事搬到华国的时候,发现跨时空传递信息的关键核心——短波无线电台相当违和。

  HAM圈在欧美是出现过一个萌芽成熟巅峰到衰退的过程的。

  但在华国是未盛便衰了,更何况原版的故事是20世纪69年到99年,69年没有手机,99年手机也不普及,没有那么多电子设备干扰,电磁环境也还算干净。

  而陈景行的汉化版,时空背景则是98年到15年,98年也还好,电子设备不多,但2015年的电磁环境那可就差的太多了,仅仅是LCD显示器和电动车充电器的频谱泄漏造成的谐波干扰都能让40米波基本上啥都收不到,小区里面如果再有个电力猫,那就根本没有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的生存空间。

  而且在华国业余无线电是受到严格管控的,操作员要经过考试获得执照才能使用无线电台。

  种种考虑让陈景行不得不放弃无线电台这个设定。

  电话也不行,15年除了单位哪还有座机啊?这就有些违和,手机当然也不行了,根本不可能有从98年一直使用到15年的手机。

  电视的话也不是不行,比如老电视没有扔掉,放在了储物柜里面之类的,但一旦父子之间通过电视跨时空相见不就立刻知道互相的身份了?就没有了影片从最开始的陌生人到怀疑到愤怒再到父子相认的戏剧化过程了。

  那就只剩下便携式的无线对讲机了。

  而这也是相对违和感不多的选择,父亲是消防员,那么有无线对讲机就相当合理了,父亲在火场中因救人而牺牲后家人把他留下的对讲机妥善保管,这也很合理。

  良久,张京燕放下了手中的剧本。

  她只是看完了《信号》,《源代码》还没看,电影剧本其实并不厚,不到一个小时就能看完。

  即便张京燕对陈景行很有信心,但还是被《信号》的剧本惊艳到了,从故事跟创意来讲比之《致命身份》丝毫不差,而且可喜的是商业度明显更高。

  陈景行含笑问道:“怎么样?”

  “这部电影票房一定会超过致命身份!”张京燕斩钉截铁的赞叹道。

  听到张京燕这么说,陈景行与许文深相识而笑。

  虽然陈景行也觉得《信号》这部剧本对观众的友好度要超过《致命身份》,但听到张京燕这种“阅片无数”的资深影视剧采购经理的肯定,心中也极为振奋。

  陈景行在采访和首映式中是说过诸如华语类型片的未来是光明的,悬疑电影也有春天之类的场面话。

  但他知道悬疑电影在华国的票房天花板真的不高,说不定再过四五年《致命身份》还是华国严肃悬疑类电影的票房冠军呢,在前世位面华国电影人是融合了喜剧元素才突破这个桎梏的。

  悬疑片?前途无亮。

  喜剧悬疑片才是真的前途无量。

  历史证明了只有加入了喜剧爱情或亲情元素的悬疑片才能赢得更大的市场。

  请收藏:https://m.hd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