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十六 农村城市两头抓_四合院:开局从秦淮茹堂弟做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天,秦淮南没有去班,当然也不是旷工。

  经过一个月的程序审批下来了。

  他在国棉纺织厂的职务,正式得到了批用,算是彻底盖了公章。

  接下来,他要回一趟乡下老家,完成后续的交接手续。

  很多时候,一些表面看起来简单的事情,其实很难。

  秦淮南本身要做的准备自不必说,除此之外他还需要回去办理户籍手续。

  接下来,他也是可以入籍城市户口了。

  当然了,无论入籍不入籍,他在这里农村的地,也不能丢。

  虽然不知道自己以后,究竟能做到哪一步,但是,在一边步入城市规划的同时,秦淮南也还是不会放弃村子的规划的。

  因为,在后续的计划里面,村子也是他的规划之一。

  只是当下,农村的开发都还没有进行,所以他的主要精力应该放在城市。

  不过,待过个几年十几年,就可以着手农村的开发了。

  农村城市两头抓,才是最大的利益处理。

  其实,秦淮南之前也是前前后后想了很多主意,想要试试给村里能不能创收。

  但是很显然,当下这个情况,暂时都不可能行得通。

  别说是什么农家乐、生态养殖了,全都超越时代太远,除了在里,现实当中,全都无从实现。

  这个时候,人人都是农家,又哪里来的乐?

  所谓的忆苦思甜的前提还得是,你没有受过苦!

  一边胡思乱想着,秦淮南一边沿着熟悉的路,回到村里。

  这个时候,村里的房子虽然老旧,普遍也都是大跃进年代留下来的,但是论墙论瓦,其实用料一点都不差。

  毕竟,这个年代留下的东西,几乎都是集体汗水的结晶。

  一路,有熟悉的村民们在村口路头碰,打着招呼。

  这些人,一个个或捧着粗瓷饭碗聊起来,或哈哈笑着,像说起村里谁家后生的趣事,说很多遍。

  不得不说,在这个年代,村里还是很淳朴的,没有后世那样的物欲横流和利益至,也没有笑贫不笑娼的风气。

  从社会层面来说,生意人的地位,远不如后世,钱多钱少也还没有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衡量标准。

  像那种落井下石的人虽然有,但是非常少。

  毕竟,都是一个村子的人,又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一般人也都不会相互撕破脸。

  就算是真的有那种两个妇女吵架对骂的,但也不会老死不相往来,说不定过段时间两人就有说有笑了。

  这个年头,其实不少农村妇女的身,都有几分类似的影子,倔强、热情、粗犷。

  村里的人,哪家落了难了,该帮扶的绝对没有一个人会含糊的。

  像那些里面,写的年代文那样,主角的家庭,被全村人排挤算计的,除非是自己做人做事太混蛋,不然一般真的不会出现的。

  别的不说,秦淮南自个心里门清,自己能够这么顺利的离开村子

  请收藏:https://m.hd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