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三章 李世民惊呆了_大唐之少年宰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太极宫。

  兴建于隋代,当时称为大兴宫。

  大唐承袭前朝,遂天子也居住于此。

  此时。

  太极三殿之一:甘露殿外,响起匆匆的脚步声。紧接着,有压低的声音在迅速汇报。

  刹那后,汇报声完毕。

  负责天子起居的内侍连忙奔入甘露殿。

  “陛下,陛下!醒醒,陛下,醒醒!”

  内侍轻声地呼唤着天子。

  现在是贞观三年(公元628年),此时的李世民才刚刚三十岁,正处于人生最精力充沛的时期。

  缘于此,仅仅三声后,李世民就睁开双眼,猛然坐了起来,脸上没有半分恼怒的神情。

  三年前,“玄武门之变”震惊天下,天下万民非议众多。

  再加上草原突厥,控弦三十万,无时无刻不再虎视中原王朝。

  目前的大唐几乎是内忧外患,由不得李世民偷懒。

  再说了……

  “朕立志要做一个好皇帝啊!”

  想到此处,李世民赶紧问道:“出了什么事?”

  声音很紧张,很急迫。

  “禀陛下:荆州刺史传来八百里急报,十万火急!”

  什么?荆州?

  那可是汉末时期的必争之地啊!

  难道荆州出了叛乱?

  李世民大为焦急,连衣袍都顾不得披上,就匆匆下床。

  內侍立刻上前,恭恭敬敬地将奏章交给天子。

  “希望不是叛乱的消息!”

  怀着深深的祈祷,李世民快速启封信函,拿出了其内的奏章。

  展开,快速查看……

  “天子圣安!”

  “微臣上奏:荆州之‘贞观三年科举’,已结束。然,微臣治下有一小县,名曰:江陵县。该县县试出现惊变,一当地七岁幼童参加科举,并一举夺魁。”

  什么?七岁幼童参考科举?

  天啦!

  这是史无前例的千古奇闻啊!更离奇的是:对方竟然考中了!

  李世民有些懵逼。

  随即,继续看下去。

  “幼童姓陈名安,家住江陵县溪山村。从小敏而好学,仪表翩翩,才华绝世。见一叶而知深秋,窥一斑而见全豹。当可谓是神童降世,此乃我大唐将兴之吉啊……”

  奏章中,荆州刺史将幼童几乎夸上了天,就差没有说“比肩圣人”了。

  看到如此夸张的用词,李世民笑了。

  这些文官啊,就喜欢吹牛逼。

  遇到什么事都要使劲吹,似乎不吹到“天下皆知”,不会善罢甘休。

  不过话说回来,一介幼童有胆量考科举,也算是吉事一桩。

  说明本天子还是有圣德的,刚登基三年,就有祥瑞现世。

  看来,江陵县令很会做事啊!

  此时此刻,李世民很高兴。

  在其想来,一定是江陵县县令“知圣意”,在自己内忧外患之时,专门弄出一桩祥瑞出来。

  嗯,值得嘉奖!

  ……

  怀着欣慰的思绪,李世民打开随奏章一起送来的“科举试卷”,准备“随意”看看。

  只要文章说得过去,哪怕文采一般般,

  请收藏:https://m.hd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