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七章 神童崛起(求收藏,么么哒)_大唐之少年宰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二,《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三,《登黄鹤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全场齐齐注目着小家伙。

  所有人都紧紧盯着他,不想错过其中的一分一秒。

  一些坐着的官员仿佛伸长了脖子,想要看清试卷上的小字。而远处的金吾卫们,甚至踮起脚步,身子前倾到了极限。

  “锄禾神童”到底在写什么?

  《诗赋卷》的考题很多吗?为什么他一直在写,一直在写呢?

  众人不懂。

  堂上。

  李靖与郑刺史有些懵了。

  作为唯二知晓考题内容的考官,两人此时疑惑至极。

  《诗赋卷》不是随便做首诗吗?

  这小家伙怎么一直在写写写,难道他要作一首“长诗”出来?

  怀着无尽的好奇心理,两位考官想要过去看看。但碍于考场规则,只能放弃这份冲动。

  陈安还在秉笔直书,如同游龙惊凤,速度飞快。

  八,《草》。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九,《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怀。】

  十,《蜀道难》。

  【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搞定!

  伴随着最后一首描写蜀道的“长诗”结束,《诗赋卷》彻底完成了。

  一首是正式考题。

  剩下九首算是充话费送的。

  哇咔咔!

  宝宝真厉害,安安天下第一。

  陈安放下毛笔,转头望向不远处的长史官。

  “我要吃果果!”

  稚嫩的童音响在大堂,众人愣了一愣。

  卧槽!

  这才刚刚开考两刻钟(半小时)啊,难道就饿了?

  你莫不是在逗我们玩?

  众人很懵,非常懵。

  尤其是坐在堂上的李靖和郑刺史,两人是既懵又好奇。

  刚刚小家伙写了两刻钟的时间,到底在写什么东西。

  而且连草稿都不打,这小娃难道不怕写错字,或者用错某个词么?

  ……

  可惜,任凭心中有再多的疑惑,现在也无法去看。

  毕竟这是一场特殊的州试。

  考生未交卷,任何人都不得观卷。

  “长史,给他!”

  “喏!”

  白长史跑向一旁,从一只竹篮中挑了个红彤彤的果子,交给陈安。

  陈安接过红果,然后“咔嘣”、“咔嘣”地咬了起来。

  吃得无比欢乐。

  李靖无语。

  宣旨天使无语。

  郑刺史无语。

  州府官员们无语。

  所有人全都无语,默默地看着小家伙吃果果。

  此时此刻,没人知道后续会发生什么;更无人知道那张《诗赋》考卷上,具体写了什么内容。

  那是贞观之后,华夏后续两千年文明史上的“十大千古名诗”。

  它们跨越漫长的岁月长河,提前降临了。

  颤栗吧,大唐的诗人们。

  诗圣、诗仙、诗狂、诗杰……通通来了。

  哇咔咔!

  宝宝吓死你们!

  (下章更精彩,求收藏,么么哒。)

  请收藏:https://m.hd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