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_新疆口语方言中“子”尾词缀探析_苏荷门卫老王13 [五见小区门卫老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分钱)。(2)形容词重叠+“子”尾。形容词重叠+“子”尾,多为“AA+‘子’”式,表示行为、动作的状态,“子”相当与北京话的“着”。(3)动词重叠+“子“尾词。拉拉子(拉手)刷刷子铲铲子挖挖子提提子(提手)。这类“子”尾词是用表动作行为或方式的动词通过重叠来表一种类化意义,所指器物一般较小。重叠具有转类作用,加“子”即成为名词。(3)数量词+“子”尾词。非重叠数量词+“子”式。一车子五兜子几袋子一把子(一般指许多零钱)半吊子(不通事理的人)二杆子(行为冒失的人)二流子(行为打扮类似流氓的人)三岔子(三岔路口)。还有动量词后加“子”的情况,如:溜一趟子捅了两刀子吃了一盘子嚎了一阵子。(4)重叠数量词+“子”式。一堆堆子一筐筐子三篮篮子几兜兜子。新疆话中,“子”尾使用频繁,以上这些词汇的“子”尾也可以将其省略来表达同样的意思,这种用法只是显示了说话者的某种感情,并无特别意义。

  三、词尾“子”的功能

  (1)构词功能。以上“子”尾词表明,新疆方言“子”尾具有很强的构词功能,不仅可构成双音节、三音节和多音节词,而且还可以附加在不成词的结构后面构成新词,如:洋柿子(西红柿)、长锁子(街上乱跑的傻子)、勺料子(行为异常的疯子)、拐梆子(常有坏主意的人)、唾沫星子(唾液)、白眼仁子(白眼珠)等。有一部分“子”尾词又可以成为词干,与其他语素构成词语。如:炉子―煤油炉子;盒子―纸盒子;辣子―尖尖辣子(尖椒)。一些动词、形容词后面加上词缀“子”以后,转化为名词,同时词义也随之改变。如:推子、拐子、果子(苹果)、矬子、等。

  (2)表意功能。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后加“子”尾结构,常表示事物处于某种状态。如:绌绌子(褶皱状态)、绺绺子(条状)。新疆方言的量词“子”尾词中,量词重读,有“满”之意。而加“子”的数量结构前可以用“满满”修饰,表示数量充足。如:他做了满满一桌子菜。有时,“子”尾可附在数词和重叠量词构成的数量词组后面,表“小”或“少”,在第一个量词后可加“小”等表小的形容词。如:一小块块子、一小篮篮子等。动量词后加“子”尾缀的情况也很常见,许多动物后可带“娃子“后缀,表示小意,“娃子”都可换成“娃儿”,增添一定喜爱色彩。如:鱼娃子,猫娃子,猪娃子。新疆方言中指球形的东西或外表为球面的东西时,名词后可加“蛋子”尾缀。如:石头蛋子,羊粪蛋子,脸蛋子,沟蛋子(臀部),娃蛋子等。

  四、结论

  新疆方言中,“子”尾词使用尤其频繁,本文通过例举新疆口语中常用到的子尾词,来说明“子”尾词的分布及功能。“子”尾词在新疆方言中虽多出现在口语或不正式的场合,但是其构词功能和表意功能却很强大,新疆方言中许多词汇在加上“子”尾后都可构成新词汇,并且“子”尾词常常可表示事物的某种状态或者说话人的情感。

  参考文献:

  [1]周磊.乌鲁木齐方言词典[M].江苏教育出版社

  (作者简介:沈婷(1986-),女,汉族,新疆人,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请收藏:https://m.hd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