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3章 耳鬓厮磨_红楼大名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清晨,河风清凉。

  河面上笼罩着淡淡的薄雾,无数船只穿行,码头上早已忙的热火朝天。

  江南地界是薛家的老巢,很容易就调来数艘高大的货船,供贾芸一行人乘坐。

  扬帆起航,船只驶离码头,直奔姑苏方向而去。

  姑苏,自古有两个简称,吴国的“吴”和姑苏的“苏”,又称姑苏、平江等。

  位于长江以南,太湖东岸的长江三角洲中部地区,隋开皇九年始称“苏州”并一直沿用。

  是吴文化的发祥地,历史悠久,长期是江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苏绣、丝绸、桃花坞木板年画、宋锦、碧螺春等闻名中外的特产。

  姑苏既有园林之美,又有山水之胜,自然、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加之历代文人墨客题咏吟唱,使姑苏成为名副其实的“人间天堂”。

  同时也是东部饮食文化中心之一,是京式、苏式、广式三大饮食文化之一的苏式饮食文化的发扬地。

  漫长的岁月长河中,从杭州前往河流沿岸的城市,乘船一直是最方便的方式。

  二楼,房间里。

  林黛玉在贾芸怀里红着脸,犟了犟,见逃脱不掉,于是只得靠在他怀里,没好气道:“哼,就知道你找我准没好事儿!”

  贾芸笑了笑,轻啄她的小嘴儿,好一会儿才松开,然后低头看着双眼迷离的林黛玉,柔声道:“你是真的香!昨夜我想你一夜未睡!”

  “就会说好听的话儿!”林黛玉嘴角微翘,转过身,面露羞涩,看向窗外。

  贾芸从她背后搂着她的柳腰,将下巴放在她的肩膀上,看着河上大大小小的船只,问:“从杭州到姑苏,需要几天才到?”

  “你又捏!捏可以,但要轻些!”林黛玉轻轻拍了拍贾芸的手,回道:

  “要两到三天,中途要在乌镇等地住一晚,如果去更远的镇江、扬州等地,那多半要在苏州住一晚。”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形容的就是人们在苏州城外寒山寺旁,夜泊休息的场景。”

  “大量船只夜泊,让寒山寺所在的枫桥,成了繁盛的市镇。”

  “江南地区的乌镇、塘栖、新市等镇,同样因此而繁荣。”

  对于苏州、无锡、镇江等地,甚至北方地区的人来说,他们如果要沿运河南下,再溯钱塘江而上去严州府、徽州府等地,杭州是一个很好的夜泊中转地。

  所以,因发达的航运而兴旺起来的,还有杭州运河畔的拱宸桥、钱塘江畔的南星桥、闸口等地。

  而在钱塘江上游的富春江、新安江,帆船是最常见的交通工具,其他地方以人力纤夫为主。

  贾芸拍马匹道:“你懂的真多!”

  “你少来,我就不信你不知道这些事儿。”林黛玉捂嘴轻笑道。

  她有自知之明,虽说自己读过不少书,但相比较贾芸这个举人,肯定是比不了的。

  请收藏:https://m.hd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