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章 军制_奋斗在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靖听了,沉思片刻。说道:“这是府兵制吗?”

  周梦臣说道:“陛下英明,臣就参照了府兵制度。在臣看来,兵制无非几种,一种是私兵制,就是兵为将有。虽有经制之师,却不是国家之兵。臣之所以痛心疾首,觉得卫所制度一定要改革的原因就在于此,卫所军是朝廷经制之师,而今不能战,从卫所乃至民间征兵,所谓之营兵,空饷太多,甚至有些军队到了五成以上。空饷太多,军队不能战。将领们为执行国家任务,就养家丁。甚至用一将,根本不是用这位将军的能力,而是用他的家丁。而今已经有苗头了。将来虽然经制之兵越来越衰弱,这样的情况就会越发严重。到时候就是太阿倒持的局面。臣为国家大臣,不能不为陛下分忧,为朝廷分忧。”

  嘉靖听了,呼吸都有一点点急促了。

  作为皇帝,嘉靖最本能的一件事情,就是对自己的皇位严重关切。一听周梦臣这样说,想起很多奏报。果然发现周梦臣说得是对的,大明军队有私兵化的可能。而今的李成梁还年轻,等李成梁老的时候,他就是大明所有将领之中养家丁第一人,号称八千家丁。雄于天下。

  而这个情况,决计不是从石头之中一下子崩出来的,其中必然有一个发展的过程。

  将帅们吃空饷养家丁,其实已经是普遍现象了。

  比如周尚文。周尚文其实也吃空饷,他将大同镇空饷以及其他黑得白得钱财全部用到了骑兵之上,才有了能与鞑子对抗的大同精骑,从这个角度来看,周尚文做的事情,与养家丁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因为很多家丁一方面听主将的话,另外一方面他们也有朝廷的官职在身。

  周梦臣看嘉靖没有表示就继续说了下去。说道:“剩下两种,就是募兵制,与役兵制。募兵制的典型,就是唐代藩镇之兵,当兵吃饷。给钱给够,是足够打造一直可战之兵,但是缺点很明显,小规模用而行,国家大规模用却是不行的。因为太费钱了。前宋养兵之费耗尽天下钱粮,就是事实。别的不说,就拿而今养兵花费,一兵一年十二两,本朝最少需要百万大军,这就是是一千二百万两,武备粮食养马,将帅的待遇自然也不能与士卒相同,这一系列加起来,最少是一千五百万两上下,一旦动兵的赏赐。一年两千万两都打不住。朝廷根本支撑不起来。”

  其实,在周梦臣看来,以大明的体量支撑一年两千万的军费,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不过比大明军制更有问题的是大明财政问题。周梦臣也就不说了。

  以大明一年二千五六百万石的粮食收入,与盐税等一系列商税,哪怕加上大同额外贡献的赋税,也就是三四百万两银子的收入。对了最近还有一个铸钱的收入,但也就一两百万两的钱息

  请收藏:https://m.hd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