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_黑色旌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林秉承着列宁同志的观点,认为布尔什维克党内的官僚主义已经到了非严厉整肃不可的程度了。同时,鉴于rì趋紧张的国际局势,尤其是英、法主导的国联对苏联采取的持续敌对态度,以及rì本在东方咄咄逼人的攻势,斯大林认为针对苏联的战争随时可能爆发,因此,主张集中一切力量发展能够为国防事业提供支撑的重工业。

  而与之相反,托洛茨基则主张工业化方针是错误的,对待党内官僚主义作风rì趋的严重问题,也不能用强力手段加以整肃,而是应该通过发挥无产阶级的先进xìng来加以改良。

  双方的政治斗争一直持续到1927年8月的共产国际执委八大,而在此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斯大林的主张已经逐渐占据上风,托洛茨基的立场开始变得尴尬。就在这种局势下,共产国际执委八大召开,斯大林在大会上做了报告,针对托洛茨基主张中的矛盾点穷追猛打——托洛茨基犯了一个很低级的错误,他一方面主张社会主义不能在一国范围内建成,另一方面也反对集中力量实现国家工业化。那么,这里面就有一个问题出现了,之所以说社会主义无法在一国范围内实现,其最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资本主义势力的存在,这些敌对势力对工人阶级掌握政权的苏联,采取坚决的敌对态度,他们会采用包括战争在内的一切手段,来颠覆苏联的苏维埃政权。

  托洛茨基明知道苏联面对着来自外部、内部的敌对势力的颠覆威胁,却一方面反对国家集中力量发展有利于加强国防的工业化,一方面反对党内针对官僚主义的斗争。那他打算怎么办呢?当战争到来的时候,将列宁同志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苏维埃政权拱手送给敌人吗?向国外的资产阶级敌人和国内的反动分子举手投降吗?这也是后来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联盟被称为**集团的最直接原因。

  共产国际执委八大的会议记录人是来自艾伯特·英克平,这人是英国共\产党总书记,他所做的会议记录相当清楚,甚至还记录了与会成员在听取报告时的各种反映。斯大林的报告中有多处对托洛茨基的嘲讽、批评,而会议记录中,几乎斯大林的话每告一段落,都会标注出“掌声”、“热烈的掌声”这类渲染词。由此可见,当时斯大林的主张赢得了共产国际绝大部分与会代表的支持。就是这次会议,给斯大林与托洛茨基之间的政治斗争画上了句号,会后,托洛茨基被开除出共产国际执委会,此后不久,季诺维也夫出卖了他,最终导致他被开除出党,逃亡海外。

  在整垮了托洛茨基的团伙之后,斯大林的目光不可避免的就要瞄上布哈林与加米涅夫,这场斗争相比起来就复杂多了,双方斗争

  请收藏:https://m.hd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